操作规程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高新设备 > 操作规程 > 正文

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层摄影设备(牙片机)操作规程
发布时间:2025-02-14 11:10:00   来源 :    作者:   点击:

一、操作前准备

1. 设备检查

  • 外观检查:检查仪器外壳是否完好,无变形、破损;电源线是否完好,无裸露或损坏。
  • 功能测试:接通电源,打开设备开关,检查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;测试X射线发生器、探测器、控制面板等功能是否正常。
  • 参数设置:根据拍摄需求,在控制面板上设置合适的拍摄参数(如曝光时间、电压、电流等)。

2. 患者准备

  • 患者检查: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,确认需要进行拍摄的牙齿或颌面区域。
  • 患者沟通:向患者解释拍摄过程和注意事项,取得患者的配合。
  • 防护措施:为患者佩戴铅围裙、铅领等防护用品,减少辐射暴露。

3. 环境准备

  • 环境检查:确保拍摄环境清洁、无杂物,避免影响拍摄效果。
  • 设备定位:根据拍摄需求,调整设备位置和角度,确保拍摄区域清晰可见。

二、操作过程

1. 患者定位

  • 指导患者正确坐在拍摄椅上,调整头部位置,确保拍摄区域位于设备中心。
  • 使用头托、咬合块等辅助工具固定患者头部,避免移动。

2. 启动拍摄程序

  • 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拍摄参数,启动设备。
  • 观察设备运行状态,确保X射线发生器、探测器和控制面板正常工作。

3. 运行监控

  • 在拍摄过程中,定期观察设备运行状态,如曝光时间、电压、电流显示是否正常。
  • 如发现异常(如X射线发生器故障、探测器故障等),立即停止运行并检查设备。

三、操作后处理

1. 患者处理

  • 拍摄程序结束后,关闭设备电源,指导患者离开拍摄椅。
  • 检查患者是否感到不适,如有异常及时处理。

2. 设备清理

  • 关闭设备电源,拔下电源插头。
  • 用干净的软布擦拭仪器内外表面,保持清洁。
  • 定期清理X射线发生器、探测器和控制面板,防止灰尘堆积。

3. 图像处理

  • 将拍摄的图像传输至计算机,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。
  • 根据图像质量,调整拍摄参数,确保图像清晰、准确。

四、维护与记录

1. 定期维护

  • 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,定期检查X射线发生器、探测器、控制面板等部件,及时更换损坏的零件。
  • 定期校准X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,确保拍摄效果准确。

2. 记录与报告

  • 记录每次拍摄操作的时间、拍摄参数、患者信息及拍摄区域。
  •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拍摄效果不佳,及时记录并上报,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  1. 安全操作:拍摄过程中,避免直接接触X射线发生器,防止辐射暴露。
  2. 避免超载:拍摄参数设置不宜过高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,避免设备损坏。
  3. 患者防护:为患者佩戴铅围裙、铅领等防护用品,减少辐射暴露。
  4. 紧急处理:如设备出现异常(如冒烟、异味等),立即断电并联系维修人员。

通过以上操作规程,可确保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层摄影设备安全、高效运行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保障拍摄质量。

Copyright©2016 鹤峰县中心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鹤峰县容美镇城墙路18号 邮编:445800 电话:0718-5282450
鄂ICP备16011281号 鄂公网安备42282802000109号 鹤卫计网审[2016]1号-1